中文系王珂教授应邀赴港台参加学术活动

发布者:何熠发布时间:2014-08-27浏览次数:254

    2014年6月6-7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香港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在香港岭南大学举办“两岸四地第六届当代诗学论坛”。王珂教授应邀参加,宣读了论文《香港新诗的文体特征及香港诗人的诗体观》,主要观点如下:“诗歌生态决定诗歌功能,诗歌功能决定诗歌文体。香港诗人的‘身份’和香港诗歌的‘生态’具有特殊性,是大陆诗歌和台湾诗歌各自的‘飞地’,是两者‘漂移’‘挤压’‘共建’的结果。以‘都市诗歌’为主要成份的香港新诗始终处在‘大陆诗歌与台湾诗歌’的‘压抑’中试图‘扩张’的状态下。‘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使香港新诗生活在大陆和台湾新诗,还有西方现代诗的‘影响的焦虑’中。大陆新诗、台湾新诗和西方现代诗是香港新诗的三大诗体资源。由于诗体资源丰富,见多识广,香港诗人,尤其是王良和等学院派诗人的诗体观并不极端,仍然有较明显的‘固定行数’意识。文化空间及情感空间的不稳定感和文化记忆与创造性记忆的交融性,使香港新诗文体建设处于相对沉寂状态。很多香港诗人的‘移民’经历导致了思想甚至意识形态的变化,影响了他们的创作。香港文化的多元性和诗体资源的丰富性导致文体多样性与稳健性,为新诗的文体建设,特别是在全球化态势下的移民性写作提供了经验。”
    2014年6月8-15日,中国诗歌艺术学会和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的“2014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王珂教授应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做题为《两岸四地新诗文体比较研究透析》的主题发言,王珂教授认为:“‘新诗’是‘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北美等地,其中两岸四地,特别是大陆和台湾最重要。诗歌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诗歌功能,诗歌功能决定诗歌文体,诗歌文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诗歌价值。新诗是富有政治性的特殊文体,新诗生产是社会性极强的生产场,是特殊的社会运作系统,受到意识形态及社会权力的巨大影响,还受到通用知识和普遍伦理的控制。尽管两岸四地都是用现代汉语写以白话诗运动产生的诗,这种汉语文学的抒情体裁可以更准确地称为‘现代汉诗’,它保证了汉语抒情文学发展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地域空间、政治体制、文化记忆等原因,尤其是政治原因,形成了不同的诗歌生态,导致文体的功能、形态甚至价值都有差异。比较研究两岸四地的新诗文体具有重要的诗歌、文化和政治意义。两岸四地新诗文体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研究,可以为四地的联系,特别是为政治和文化的交流提供经验。”会议期间,王珂教授还奔赴台湾各地与当地的诗人、作家和学者进行多方面的交流,王珂教授强调新诗研究要“血浓于水,两岸一家亲”,受到两岸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